济南一中2025届毕业生写书信赞“宿管”

2025/06/16              点击数:

“我不是托儿”!济南一中2025届毕业生李同学在写给六号公寓三位生活指导老师的信里,这句略显急切的澄清赫然出现于信纸之上,如同一个真诚又倔强的注脚。这封情感滚烫的信,成了高三楼里最动人的告别礼物。

“实名赞美我们公寓的阿姨!” 信的开头带着惊叹号所特有的雀跃温度。李同学用朴拙又飞扬的文字,勾勒出宿舍楼里三位“无名守护者”的生动面庞:声音细细如歌的高个子阿姨,曾好奇地询问她“济南话怎么这么标准”,特别可爱;个子小些的那位,笑容仿佛自带治愈魔法,对学生写的字毫不吝啬“夸夸夸夸夸×n”的赞美;还有一位略显年轻的阿姨,表面“凶凶的”,却总在深夜值守至凌晨,步履不停查看每一层楼——“唉,又严厉又负责”,李同学笔下的心疼与敬意交织。

这些细节没有经过任何修饰与提炼,却如微光汇聚,照亮了阿姨们平凡岗位上的真实轮廓:她们并非被条规约束的冰冷角色,而是拥有温度、个性鲜明的生活陪伴者。她们用细碎言语与日常行动,在学子紧张冲刺的最后时光里,编织出一张无形却坚韧的守护网。

李同学在信里也坦率地“招供”:“当我出这个,就说明我们宿舍也是让阿姨不太省心了!”阿姨们十分权威的扣分后是细致的谈话和帮忙收拾打扫。真实的生活图景里,正是这些细小的“不省心”与“被唠叨”,让单向的付出变成了双向的牵绊。琐碎管理背后,责任与关切无声交织。

学生用质朴的笔迹写下:“阿姨每天都特别有元气,感觉她们才是朝气蓬勃的学生。” 在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琐碎叮咛中,阿姨们身上那种生命热力,被敏感的少年们准确捕捉。她们不是青春的背景板,其存在本身已是校园活力的一部分。当年轻的生命与这些守护者朝夕相处,一种超越服务契约的朴素情谊,在宿舍楼的走廊里自然生长。

这短暂的时间,又很快的高三,你们为我的高三染上了校园的“暖气”!信的结尾,青春特有的感叹号如星火跳跃,将高三岁月的重量与温度,悄然系于这些平凡的阿姨身上。

最动人的教育温度,有时并非来自宏大理念,而源于那些被学生亲昵抱怨、又由衷感激的阿姨们。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其价值恰恰在日复一日不被看见的琐碎中沉淀——一声随口的关心,一次深夜的检查,甚至一个佯装生气的催促。她们在孩子们行将离巢的时刻,以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守护的意义:那是在机械的规则之上,覆盖了一层名叫“在乎”的柔软衬里。

在济南一中,公寓楼里的温情并非偶然。这所百廿学府深谙,学子成长的根基,不仅在于课堂的传授,更在于生活点滴的滋养。于是,专门的生活指导科“应运而生”,每座公寓配备数位生活指导老师——她们组成了学生公寓里那支无声的守护者队伍。正如校长苗翠强所期许的,一中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情感丰满,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社会担当”的学子。而公寓,正是这个目标愿景最温暖的注脚,是学子们至关重要的“大后方”。在这里,“住得舒心、睡得安稳”绝非空洞口号,它是学生全面发展坚实的保障。生活老师们日复一日的琐碎付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叮咛与笑容,正是在这方寸之地,为学子们的高中岁月,乃至未来的人生,悄然铺就了一层名为“安稳”与“温情”的底色。她们的身影,便是“大后方”最具体、最动人的诠释。

文图/生活指导科 初审/刘娟 复审/李忠文 终审/石学业 编辑核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