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正高级教师田守民:跨越千里的教育情,三尺讲台的坚守心

2025/06/16              点击数:

2024年盛夏,济南一中正高级教师田守民响应国家东西部教育协作号召,踏上武隆中学的讲台。在这片被乌江滋养的土地上,他以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用点滴行动诠释教育初心。

面对武隆中学高三物理教学的重任,田守民迅速适应新环境,全身心投入教学。初到武隆时,他勇挑重担,从未因个人原因缺勤一节课。在三次区域统考中,他所带班级成绩稳居前列。他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书写“教学有痕,育人无痕”的优异答卷。

田守民深谙 “独行快,众行远” 的道理。作为主备课人,他牵头组织10次集体备课,开设4次公开课,累计听课40余节,与当地教师共同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依托 “青蓝工程”,他与梅元琼、肖丁山两位老师结对,完成48节听课笔记,开展32次磨课研讨,将济南一中教育经验与武隆中学学情相结合。他积极推动数字化教学改革,“虚拟实验室”“AI命题”等数字化工具融入教研组建设,为教学注入新活力。此外,他主持编写的《回归教材 筑基高考》校本课程与高三复习资料,为师生提供了实用指导。

在武隆的365个日夜,田守民用点滴行动诠释着 “教育是双向的奔赴”。他自费购置西瓜为学生消暑,准备200枚鸡蛋为高考学子加油;创建“鲁渝缘物理波的浪漫”学习群,搭建师生互动平台;通过“扬起自信的风帆”“挑战挫折”等主题班会,为鲁渝协作班学生注入精神力量;匿名资助2名学生,他所在的济南一中向武隆中学捐赠600册图书,田守民还捐出2000元用于公益事业,推动两校党建共建。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让教育真正成为“有温度的事业”。

2025年6月,田守民带着对武隆的深情回归济南一中。一年的支教时光,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他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谈及支教经历,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情……”如今,他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爱心和智慧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田守民的支教故事,是万千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从齐鲁大地到武陵山区,从三尺讲台到数字云端,他用“未缺一节课”的坚守、“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书写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情谊,正如乌江畔的山茶花,在岁月中静静绽放,历久弥香。

文图/办公室    初审/田守民    复审/高彬    终审/万胜国

编辑/焦婵    核发/周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