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第四届听课节|“骨干教师竞航课”教师风采展(七)
本学期,济南一中迎来第四届听课节。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交流与研讨,近期学校开展“骨干教师竞航课”。生物教研组教师王丽娜、苏邢华、吴冰分别执教骨干教师竞航课,学校领导及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听课。
高一年级教师王丽娜带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例,从科学史角度重构经典实验。她采用时空穿越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式复盘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借助递进式问题链启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寻“转化因子”的本质。在噬菌体实验环节,她运用假说演绎法,引导学生建立三种遗传物质假说模型,通过模拟实验现象和推理分析,最终揭示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科学真相,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思维路径。
高二年级教师苏邢华的授课主题是“改造胰岛素”。课堂从根据氨基酸序列反向推导脱氧核苷酸排列入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重叠延伸 PCR 技术原理,串联起基因工程核心知识点,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认知闭环。特别引入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的前沿案例,将科技发展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学生在惊叹技术革新的同时,深刻领悟了“中心法则”的底层逻辑,课堂上传统与现代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
高三年级教师吴冰精准聚焦一模考试数据,针对遗传专题开展靶向突破。通过原创变式训练体系,她将高频考点解构为阶梯式问题群,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解题模型。课堂采取“诊断-重构-迁移”三步法,在师生双向互评中深化遗传定律的理解应用,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用规范术语阐释遗传图谱,助力应试能力与科学思维同步提升的发展。
课后,现场听课的领导、老师们积极交流,从课程架构优化、课堂互动效能及目标达成率三个维度展开深度研讨,对本次示范课给予充分认可。
三个备课组协同创新,无论是科学史的重构演绎、项目式学习,还是精准化的备考指导,都充分展现了教师团队深耕课堂的匠心与智慧。济南一中生物教研组作为一支精研善教、锐意创新的优秀专业团队,今后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在夯实学科基础的同时,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生物教研组 初审/苏邢华 复审/张立立 王正 终审/刘波
编辑/姚琬颖 核发/周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