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听课节|济南一中地理教研组教师刘迪执教《水循环》

2025/11/26              点击数:

近期,济南一中举办第五届听课节,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交流与研讨。

高一地理教师刘迪执教水循环——以济南的水为例,学校领导及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

刘迪抛出“济南为何雨后常积水”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借助2025年7月7日济南暴雨案例,引导学生追溯积水来源与去向,并结合地形剖面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该课以济南城市内涝这一真实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水循环原理及人类活动影响,展现了地理教研组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教学水平。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探究环节,刘迪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建设人工湖”“雨水回收”等角度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课堂氛围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师适时引导,将抽象地理原理与城市治理相结合,凸显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与育人价值。

这堂精彩公开课的背后,是地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与反复打磨。备课期间,教研组多次研讨,从课程结构到语言表达,层层优化。刘迪还深入挖掘济南本土水情,融入“舜耕历山”“甲骨文‘泺’字”等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文化底蕴与现实关怀。

课后,校长苗翠强对本节课给予了肯定,用“语言精炼、学生为本、落实扎实、乡土特色突出”概括亮点,称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逻辑性与实践性,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扎实基本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生动体现。

同学们也表示,这节课让他们不仅理解了水循环自然过程,更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课程最后的“海绵校园调研”任务,将学习延伸至校园生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济南一中地理教研组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此次公开课既是教师本人风采的展示,也是地理组教学理念与团队协作的体现。未来,地理组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驱动,打造更多优质地理课堂。

 

 

图文/高一地理组  初审/刘迪  复审/吕淑琦 张远杰  终审/高万福

编辑/姚琬颖  核发/周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