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中开展消防安全月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深入贯彻“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主题,11月6日,济南一中集中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月系列活动。全校师生、食堂职工、保安人员、宿舍管理员等全员参与,属地消防救援大队专业人员和市教育局安全处现场指导,演练覆盖火灾模拟扑救、师生疏散、安全体验等多个科目,全程规范有序、成效显著。
精心筹备:夯实演练基础,明确职责分工
演练前期,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从组织架构、流程细节到物资保障进行全面规划。同时,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班会课、宣传栏等渠道开展演练前相关教育,向师生普及火灾危害、疏散逃生要点。针对特异体质、行动不便学生,班主任提前统计并安排专人陪同优先疏散,全方位筑牢演练安全基石。


实战演练:多场景模拟,高效有序处置
下午4点20分,消防演练总指挥、校长苗翠强通过校园广播发布指令,消防疏散演练正式开始。随着指令下达,“火灾现场”启动烟雾发生器,模拟浓烟场景,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灭火行动组成员迅速穿戴防护服,携带灭火器、消防水带赶赴着火点。2名队员操作灭火器模拟扑灭“初期火灾”,2名队员连接消防栓水管模拟供水扑救,快速控制“火势”。通讯联络组同步按规范报警,分别联系消防救援大队与120 急救中心,清晰上报“火灾”信息,并安排联络员在学校门口等候引导。

随后,校园警报声响起,疏散信号正式发布。全体班主任、任课教师立即组织学生行动:关闭教室电源、指导学生用湿毛巾捂紧口鼻、弯腰低姿,按前后门分组有序撤离。疏散引导组人员在楼梯口、走廊交汇处维持秩序,提醒学生 “靠右行走、不跑不挤”,遵循“先低层后高层、先内侧后外侧”原则,避免拥挤踩踏,特殊学生在专人陪同下从低层安全出口优先疏散。疏散全程用时不足2分钟。各班级在指定区域列队,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上报,无一人遗漏,同时医疗救护组人员立即对“腿部受伤同学”展开救治。
教学楼疏散演练高效完成。演练结束后,历城消防大队黄台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刘昕和消防专家孙少鹏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演练效果。


与此同时,餐厅厨房同步开展火灾扑救与疏散演练。消防演练副总指挥、副校长张志强下达指令后,食堂经理组织员工切断电源、气源,灭火小组利用灭火毯、灭火器对“油锅起火”场景进行模拟处置,快速扑灭“火情”。同时,食堂员工在相关人员引导下沿指定路线有序疏散至指定地点。重点区域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检验。



沉浸式体验:多科目实操,普及消防技能
演练结束后,学校设置了消防安全体验区,开展多科目实操教学,让师生“零距离”学习消防技能。
弘德楼前消防救援大队人员现场展示消防车载设备,讲解灭火器、消火栓规范操作,演示消防战斗服的穿戴、破拆工具的使用,让师生直观了解消防设备在救援中的关键作用;在灭火器实操区,师生代表亲手操作灭火器扑灭火盆明火,熟练掌握灭火流程;火场烟雾逃生体验屋中,师生在模拟浓烟环境下辨明安全出口方向,实践逃生技巧;触电感受模拟区通过安全体验仪,让师生感受轻微电流酥麻感,强化用电安全意识;电动车电瓶起火处置环节,遵循“优先隔离+用水降温”的电瓶火灾处置流程,破解常见灭火误区。







学校将以此次消防安全月系列活动为新的起点,全面总结演练经验,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主题教育与应急演练。今后,学校会继续每学期组织不同主题的安全实践活动,持续增强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力构建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校园。
供稿/安全保卫部 初审/褚彤彤 复审/张鹏 终审/张志强
供图/宣传中心 编辑/焦婵 核发/周贤东